Skip to content
  • 認識地球日
    • 地球日緣起
    • 2025 地球日
    • 歷年活動
  • 響應活動
    • 實體活動
    • 百萬綠行動
    • 綠色生活21天
    • 企業響應行動
  • 新聞台
    • 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綠行動專欄
  • 電子報
    • 電子報回顧
    • 加入地球日FB
  • 地球日夥伴

   

   

  • 認識地球日
    • 地球日緣起
    • 2025 地球日
    • 歷年活動
  • 響應活動
    • 實體活動
    • 百萬綠行動
    • 綠色生活21天
    • 企業響應行動
  • 新聞台
    • 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綠行動專欄
  • 電子報
    • 電子報回顧
    • 加入地球日FB
  • 地球日夥伴
訂閱電子報

【我們的島】消失的自然河流 台灣水域進入大變動期

  • by 楊 淽茵
  • 2019 年 7 月 25 日2022 年 1 月 28 日

公視記者 :郭志榮 張光宗 前瞻計畫中的水環境改善… Read More »【我們的島】消失的自然河流 台灣水域進入大變動期

沒有垃圾的漁港 大武崙漁港

  • by 楊 淽茵
  • 2019 年 7 月 25 日2022 年 1 月 28 日

文/圖:陳玉珠、陳武鎮 大武崙漁港 令人眼睛一亮的… Read More »沒有垃圾的漁港 大武崙漁港

《小珊瑚寶寶》 孩子也能看懂的全球暖化

  • by 楊 淽茵
  • 2019 年 7 月 25 日2022 年 1 月 28 日

文:蘇懿禎(台灣童書知名譯者) 珊瑚就像海中的森林… Read More »《小珊瑚寶寶》 孩子也能看懂的全球暖化

我們與雨林的距離 很遠嗎?誤會大了

  • by 楊 淽茵
  • 2019 年 7 月 25 日2022 年 1 月 6 日

文:王瑞閔(胖胖樹、公視《驚奇VR生態館》節目來賓… Read More »我們與雨林的距離 很遠嗎?誤會大了

你可知道 海中的頭足類也有七情六慾?

  • by 楊 淽茵
  • 2019 年 7 月 25 日2022 年 1 月 15 日

文、圖:林雋硯(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研究員、公… Read More »你可知道 海中的頭足類也有七情六慾?

對你來說 旅行與家鄉的意義是什麼?溪哥、禿頭鯊…游上人類的水壩

  • by 楊 淽茵
  • 2019 年 7 月 25 日2022 年 1 月 9 日

文、繪圖:李政霖(生態畫家) 此漫畫為李政霖繪製,… Read More »對你來說 旅行與家鄉的意義是什麼?溪哥、禿頭鯊…游上人類的水壩

林吉洋/地方創生從河流運動開始:雙溪人「守護丁蘭谷」、發起「為河流而走」行動

  • by 楊 淽茵
  • 2019 年 7 月 25 日2022 年 1 月 15 日

文:林吉洋 有人愛一座山林,有人熱愛一片土地,也有… Read More »林吉洋/地方創生從河流運動開始:雙溪人「守護丁蘭谷」、發起「為河流而走」行動

溪水哪裡去?從地表消失的川流水

  • by 楊 淽茵
  • 2019 年 7 月 25 日2022 年 1 月 15 日

文、圖: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 冬天明明是台灣東北… Read More »溪水哪裡去?從地表消失的川流水

家離水邊那麼近 被水泥化惡整的野溪

  • by 楊 淽茵
  • 2019 年 7 月 25 日2022 年 1 月 15 日

公視記者 胡慕情 陳添寶 「灰甲澤蟹是台東常見的澤… Read More »家離水邊那麼近 被水泥化惡整的野溪

WWF報告:健康河流是氣候調適的關鍵

  • by 楊 淽茵
  • 2019 年 7 月 25 日2022 年 1 月 16 日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隨… Read More »WWF報告:健康河流是氣候調適的關鍵

「蝦」!平凡下的洄游生機

  • by 楊 淽茵
  • 2019 年 7 月 25 日2022 年 1 月 16 日

文/圖:洄瀾風生態有限公司 東海岸有不少臨海溪流與… Read More »「蝦」!平凡下的洄游生機

我們共用一條河 別讓牠們的回家路撞牆

  • by 楊 淽茵
  • 2019 年 7 月 25 日2022 年 1 月 16 日

文: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 畫面中這些魚,感應了春… Read More »我們共用一條河 別讓牠們的回家路撞牆

消失中的時代記憶 認識那些「回不去」的臨海溪流洄游性生物

  • by 楊 淽茵
  • 2019 年 7 月 25 日2022 年 1 月 16 日

文/圖:洄瀾風生態有限公司 台灣溪流育有許多生物資… Read More »消失中的時代記憶 認識那些「回不去」的臨海溪流洄游性生物

一起來巡溪! 海濱×溪流×森林×人家,交融的感官體驗

  • by 楊 淽茵
  • 2019 年 7 月 25 日2022 年 1 月 16 日

文、圖:人禾環境倫理發展基金會 「明潭吻和苦花就在… Read More »一起來巡溪! 海濱×溪流×森林×人家,交融的感官體驗

基隆河老照片上色 已經回不去的河流生態

  • by 楊 淽茵
  • 2019 年 7 月 25 日2022 年 2 月 9 日

圖、文:李璟泓 圖片提供:李璟泓 圖片提供:李璟泓… Read More »基隆河老照片上色 已經回不去的河流生態

從河川再生到元氣再生 人是最重要的

  • by 楊 淽茵
  • 2019 年 7 月 25 日2022 年 2 月 9 日

文:張琬珮 有意識地建立關鍵人際關係,串成廣大的市… Read More »從河川再生到元氣再生 人是最重要的

家門口的生物多樣性——城市生活實現生物多樣性友善的七個方法

  • by 楊 淽茵
  • 2019 年 7 月 23 日2022 年 1 月 17 日

台灣地球日|吳宜靜 整理報導 我們可以從電腦螢幕看… Read More »家門口的生物多樣性——城市生活實現生物多樣性友善的七個方法

海峽27、28號離岸風場鳥類影響調查 撞擊分析:4月機率最高

  • by 楊 淽茵
  • 2019 年 7 月 8 日2022 年 2 月 9 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陳文姿報導 經過環評、遴選、競標… Read More »海峽27、28號離岸風場鳥類影響調查 撞擊分析:4月機率最高

我們與雨林的距離 很遠嗎?誤會大了

  • by 楊 淽茵
  • 2019 年 7 月 8 日2022 年 2 月 9 日

文:王瑞閔(胖胖樹、公視《驚奇VR生態館》節目來賓… Read More »我們與雨林的距離 很遠嗎?誤會大了

《不早不晚的耕廚生活》:非典型花菜園

  • by 楊 淽茵
  • 2019 年 7 月 8 日2022 年 2 月 9 日

文/圖:葉品妤 都市人愛逛街,我這個鄉下人喜歡四處… Read More »《不早不晚的耕廚生活》:非典型花菜園

《不早不晚的耕廚生活》:躺在田埂許個願

  • by 楊 淽茵
  • 2019 年 7 月 8 日2022 年 2 月 9 日

文、圖:葉品妤 自序 田間四月天,蘭陽平原上的稻田… Read More »《不早不晚的耕廚生活》:躺在田埂許個願

拍到了!大潭藻礁出現白海豚 環團籲小英:矯正賴清德錯誤決策

  • by 楊 淽茵
  • 2019 年 7 月 8 日2022 年 2 月 9 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林琪娟報導 搶救大潭藻礁行動聯盟… Read More »拍到了!大潭藻礁出現白海豚 環團籲小英:矯正賴清德錯誤決策

25反對:9贊成 苗議會二讀否決《石虎保育自治條例》

  • by 楊 淽茵
  • 2019 年 7 月 8 日2022 年 2 月 9 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孫文臨、鄭雅云 苗栗報導 苗栗縣… Read More »25反對:9贊成 苗議會二讀否決《石虎保育自治條例》

《漁港好日》南仁漁港 最寂寞的小漁港

  • by 楊 淽茵
  • 2019 年 7 月 8 日2022 年 2 月 9 日

文/圖:陳玉珠、陳武鎮 南仁漁港在臨太平洋的邊緣,… Read More »《漁港好日》南仁漁港 最寂寞的小漁港

  • « 上一頁
  • 1
  • ...
  • 5
  • 6
  • 7
  • 8
  • 9
  • ...
  • 16
  • 下一頁 »

Neve | Powered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