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 認識地球日
    • 地球日緣起
    • 2025 地球日
    • 歷年活動
  • 響應活動
    • 實體活動
    • 百萬綠行動
    • 綠色生活21天
    • 企業響應行動
  • 新聞台
    • 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綠行動專欄
  • 電子報
    • 電子報回顧
    • 加入地球日FB
  • 地球日夥伴

   

   

  • 認識地球日
    • 地球日緣起
    • 2025 地球日
    • 歷年活動
  • 響應活動
    • 實體活動
    • 百萬綠行動
    • 綠色生活21天
    • 企業響應行動
  • 新聞台
    • 台灣新聞
    • 國際新聞
    • 綠行動專欄
  • 電子報
    • 電子報回顧
    • 加入地球日FB
  • 地球日夥伴
訂閱電子報

20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 by 楊 淽茵
  • 2022 年 5 月 22 日2022 年 5 月 22 日

文:李育琴(環境資訊中心特約記者) 「生物多樣性是… Read More »20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世界最大野生動物通道將動工 橫跨加州10線道高速公路 為美洲獅留生機

  • by 楊 淽茵
  • 2022 年 5 月 18 日2022 年 5 月 18 日

想像你正疾駛在美國加州一條10線道的高速公路上,有… Read More »世界最大野生動物通道將動工 橫跨加州10線道高速公路 為美洲獅留生機

為野生動物留下30%的地球還不夠 研究:保護區應落實物種導向管理

  • by 楊 淽茵
  • 2022 年 5 月 18 日2022 年 5 月 18 日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許祖菱、林大利 … Read More »為野生動物留下30%的地球還不夠 研究:保護區應落實物種導向管理

沃旭首創珊瑚孕生研究 將於離岸風機基礎安置珊瑚幼卵

  • by 楊 淽茵
  • 2022 年 5 月 18 日2022 年 5 月 18 日

整理:陳昭宏(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沃旭能源宣布啟動… Read More »沃旭首創珊瑚孕生研究 將於離岸風機基礎安置珊瑚幼卵

把水找回來 「虹吸管」現身布袋廢鹽田 復育濕地打造候鳥棲地

  • by 楊 淽茵
  • 2022 年 5 月 18 日2022 年 5 月 18 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鄭雅云報導 嘉義布袋廢棄鹽田,為… Read More »把水找回來 「虹吸管」現身布袋廢鹽田 復育濕地打造候鳥棲地

聯合國啟動「減塑條約」談判 有望成《巴黎協定》後最重要綠色協議

  • by 楊 淽茵
  • 2022 年 5 月 9 日2022 年 5 月 9 日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 編譯;林大利 審校 全… Read More »聯合國啟動「減塑條約」談判 有望成《巴黎協定》後最重要綠色協議

負責任林業終極體驗 大專生走訪FSC驗證林 育苗、鋸木自己動手

  • by 楊 淽茵
  • 2022 年 5 月 6 日2022 年 5 月 6 日

環境資訊中心 特約記者廖靜蕙 屏東報導 國民餐桌上… Read More »負責任林業終極體驗 大專生走訪FSC驗證林 育苗、鋸木自己動手

【生物多樣性的美好日常】使用國產材 林業永續營造多樣生態

  • by 楊 淽茵
  • 2022 年 5 月 6 日2022 年 5 月 6 日

文:李育琴(環境資訊中心特約記者);插畫:玉子日記… Read More »【生物多樣性的美好日常】使用國產材 林業永續營造多樣生態

水果成「過度包裝」之最 綠色和平呼籲訂超市蔬果裸賣指引

  • by 楊 淽茵
  • 2022 年 5 月 6 日2022 年 5 月 6 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廖禹婷報導 台灣民眾有多愛去超市… Read More »水果成「過度包裝」之最 綠色和平呼籲訂超市蔬果裸賣指引

【7/1起飲料杯限用】循環杯入法、自備杯至少折5元 保麗龍杯禁用再延後

  • by 楊 淽茵
  • 2022 年 5 月 6 日2022 年 5 月 6 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廖禹婷報導 7月1日起,連鎖飲料… Read More »【7/1起飲料杯限用】循環杯入法、自備杯至少折5元 保麗龍杯禁用再延後

比氣候高峰會的歷史還久 花蓮有種超過30年的區式減碳生活

  • by 楊 淽茵
  • 2022 年 4 月 19 日2022 年 4 月 19 日

共同企劃:低碳生活部落格、環境資訊中心;文:王迺卉… Read More »比氣候高峰會的歷史還久 花蓮有種超過30年的區式減碳生活

減碳效益大於成本 專家解讀聯合國最新氣候變遷報告

  • by 楊 淽茵
  • 2022 年 4 月 18 日2022 年 4 月 19 日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吳宜靜報導 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 Read More »減碳效益大於成本 專家解讀聯合國最新氣候變遷報告

甲烷洩漏第三方認證上路 替全球天然氣公司打分數

  • by 楊 淽茵
  • 2022 年 4 月 18 日2022 年 4 月 19 日

文:詹詒絜(台達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寫手) 除了能… Read More »甲烷洩漏第三方認證上路 替全球天然氣公司打分數

別再拿時尚當藉口 歐盟計劃將耐用、回收程度納入商品規範

  • by 楊 淽茵
  • 2022 年 4 月 18 日2022 年 4 月 18 日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鍾友珊 編譯;許祖菱 審校 … Read More »別再拿時尚當藉口 歐盟計劃將耐用、回收程度納入商品規範

建築物生命週期評估 揪出高達28%被忽略的「隱含碳」

  • by 楊 淽茵
  • 2022 年 4 月 12 日2022 年 4 月 19 日

透明化建築全生命週期的碳排放將可驅動整體產業鏈——… Read More »建築物生命週期評估 揪出高達28%被忽略的「隱含碳」

登IPCC國際報告 成大「孫運璿綠建築研究大樓」並列全球七大指標性綠建築

  • by 楊 淽茵
  • 2022 年 4 月 12 日2022 年 4 月 12 日

台南成功大學「孫運璿綠建築研究大樓」登上國際,成為… Read More »登IPCC國際報告 成大「孫運璿綠建築研究大樓」並列全球七大指標性綠建築

調整生活方式也是一種解方 聯合國最新減碳路徑報告出爐

  • by 楊 淽茵
  • 2022 年 4 月 12 日2022 年 4 月 18 日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姜唯、黃鈺婷、許芷榕 編譯;… Read More »調整生活方式也是一種解方 聯合國最新減碳路徑報告出爐

該行動還是退縮? 台灣「氣候焦慮」青年吐心聲

  • by 楊 淽茵
  • 2022 年 4 月 12 日2022 年 4 月 12 日

醫學期刊《刺胳針》中刊載的一篇研究,針對全球十個國… Read More »該行動還是退縮? 台灣「氣候焦慮」青年吐心聲

2022《與自然同行》免費線上系列講座

  • by 楊 淽茵
  • 2022 年 4 月 8 日2023 年 3 月 16 日

2022年,世界局勢動盪,全球災禍頻傳,地球的關鍵… Read More »2022《與自然同行》免費線上系列講座

比爾蓋茲愛吃素食漢堡包 植物肉風潮 營養師說給你聽

  • by 楊 淽茵
  • 2022 年 4 月 6 日2022 年 4 月 6 日

共同企劃:低碳生活部落格、環境資訊中心;文:何思瑩… Read More »比爾蓋茲愛吃素食漢堡包 植物肉風潮 營養師說給你聽

柏林的永續雄心:從垃圾分類日常 達成氣候中和目標

  • by 楊 淽茵
  • 2022 年 4 月 6 日2022 年 4 月 8 日

共同企劃:低碳生活部落格、環境資訊中心;文:陳米蘭… Read More »柏林的永續雄心:從垃圾分類日常 達成氣候中和目標

一年總碳排僅12噸 這個瑞士小家庭如何過低工時、低開銷、低碳排的生活?

  • by 楊 淽茵
  • 2022 年 4 月 6 日2022 年 4 月 19 日

共同企劃:低碳生活部落格、環境資訊中心;文:戴雅婷… Read More »一年總碳排僅12噸 這個瑞士小家庭如何過低工時、低開銷、低碳排的生活?

培養你的「碳直覺」——台灣人一年碳排12公噸 日常生活怎麼達到最高減碳效益?

  • by 楊 淽茵
  • 2022 年 4 月 6 日2022 年 4 月 8 日

共同企劃:低碳生活部落格、環境資訊中心;文:戴雅婷… Read More »培養你的「碳直覺」——台灣人一年碳排12公噸 日常生活怎麼達到最高減碳效益?

微電能源

  • by 楊 淽茵
  • 2022 年 3 月 29 日2023 年 2 月 24 日

微電能源以「創新永續未來Renewable Fut… Read More »微電能源

  • « 上一頁
  • 1
  • 2
  • 3
  • 4
  • 5
  • ...
  • 16
  • 下一頁 »

Neve | Powered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