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從萬眾期待到謹慎看待 台灣未竟的PLA之夢

從萬眾期待到謹慎看待 台灣未竟的PLA之夢

共同企劃:低碳生活部落格、環境資訊中心;文:王順德(台達基金會低碳生活部落格寫手)

自2023年8月1日起,台灣環保署(現已升格為環境部)公布8大類管制對象不得提供「生物可分解材質之免洗餐具」。回顧當年,台灣限塑政策啟動,生物可分解塑膠成為產業新星。業者股價飆漲,拿下多項政府標案,更布局國際,在廈門、上海、北京、天津等地開拓業務,企圖讓台灣成為垂直整合大中華區市場生質塑膠上中下游產業鏈的龍頭。從新星到禁止,十八年河東河西,這是台灣生質塑膠的未竟之路。

在生活隨處可見的塑膠已成為地球環境污染的一大隱憂。照片來源:Tanvi Sharma/Unsplash

生物基塑膠與生物可分解塑膠

塑膠一詞泛指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經過混合加工塑形,成為我們生活所需的各式用品。目前市面上的塑膠大部分以石油為原料,由於加工過程中添加各式化學物質,加上在自然環境中難以分解,目前已成為地球環境的一大隱憂。2022年聯合國通過決議,未來將制訂國際性公約,為全球塑膠污染畫下句號。

考量傳統塑膠對環境的衝擊,各國也陸續發明或改良不同的替代品。目前新聞報導所談的生質塑膠(bioplastic),主要包含生物基塑膠與生物可分解塑膠。

根據歐盟環保署定義:生物基(bio-based)塑膠指生產所使用的(部分)原物料來自生物質(biomass),例如糖、澱粉或植物材質等,而非以石油為原料。生物可分解(biodegradable)塑膠則指特殊環境下,塑膠可被生物自然分解,然分解所需的條件與時間不一。

以上分類並非互斥,用生物質做成的塑膠並不保證能被生物分解;生物可分解塑膠也可以以石油作為原料。

除了上述之外,還有工業可堆肥塑膠(Industrially compostable plastic)、家庭可堆肥塑膠(Home compostable plastics)、氧化式可降解塑膠(Oxo-degradable plastics)等各式類別。

歐盟環境總署對生物基(bio-based)塑膠及生物可分解(Biodegradable)塑膠之名詞定義。照片來源:擷取自EEA

台灣的聚乳酸之夢

根據《中央社》報導,台灣減塑政策可回溯至2002年,分階段限用塑膠袋及免洗餐具,並禁用厚度低於0.06公釐的塑膠袋;而後逐漸調整,推出「押金環保袋」、「環保萬用袋」等做法;2018年擴大塑膠袋禁用範圍並納入吸管。再加上國外「吸管海龜」帶來的政策倡議風潮,減塑議題在台灣逐漸主流化。

在此風潮下,2010年代的台灣開始關注「聚乳酸概念產業」。聚乳酸 (Polylactic Acid,PLA)塑膠成分源自植物澱粉,經處理後可分解為甲烷、水、二氧化碳等小分子。

當時號稱台灣首間引入聚乳酸的工業公司,在多家媒體專訪中是這樣描述的:幾位關心環境的業界人士為了環保不惜成本,花費十年從美國引進聚乳酸製程,最終等到環保署禁用傳統塑膠的一天。

除了媒體報導外,背後還有另一段關於2010年代穿梭台、美、中三方的跨國經濟紐帶與遊說故事。據2005年《自由時報》報導,「限塑政策精進方案」執行前夕,引發包含台灣區塑膠製品工業同業公會、時任立委黃淑英等人質疑,環保署限制塑膠政策實為圖利聚乳酸廠商。民間NGO看守台灣也在部落格提及,2007年PLA業者為打入國內市場,透過立法院少數委員提案凍結環保署人事預算,迫使環保署制定「限制塑膠類托盤及包裝盒措施」。

台灣廠商引入美國技術後,由美國穀物協會牽線與內布拉斯加州 (Nebraska)簽署採購意願書,於2010至2013年間購買約5億美元的玉米作為材料。另一邊,因應中國國務院於2008年發布,台灣業者抓緊時機在廈門江蘇上海及北京等地設立公司。

如同90年代後典型的台商營業模式,台灣業者串聯中國市場與美國技術。卻未曾將產品使用及後續處理納入考量,為18年後的禁令埋下伏筆。

爭議:分解條件嚴苛、仰賴完善回收鏈、改變土地使用

聚乳酸產品號稱可分解,但實務上還需天時地利人和,才能真正發揮效用。根據經濟部能源局再生能源資訊網,聚乳酸在高溫厭氧發酵及好氧堆肥環境下,需將溫度控制於50至60°C,搭配紫外線、熱鹼等前處理,再加上兩個月以上的反應時間才能有效分解。

號稱可分解的聚乳酸產品,需在特定環境、條件才能有效分解。攝影:陳昭宏

全球聚乳酸產業龍頭廠商Natureworks大中華區資深經理孫孝慧接受《天下雜誌》採訪表示:「PLA並非被設計在生活中自然分解,政府需要教育民眾所謂可生物分解材料並不代表能隨意丟棄,廢棄時仍要在特定環境下進行工業堆肥的生物分解處理。」

歐盟於2022年推出,對上述不同塑膠給予明確定義以及對應政策規範。該框架指出:生物可分解不只是材料特性,而是將生產、使用及後續處理皆考量在內之系統性特性。

回到台灣,依據《廢棄物清理法》第12條第一項授權訂定之「一般廢棄物回收清除處理辦法」,聚乳酸等生質塑膠應交給資源回收車、回收桶或其他回收場所,違者處新台幣1200至6000元之罰鍰。

環保署也於過去十年內,辦理多項補貼、技術開發、設備設置、堆肥評估等計畫,鼓勵各界提升回收意願。然依據2021年立法院會期「可分解塑膠容器回收處理相關問題探討」,實際回收率僅5.2%,且環保署辦理多次研商會議皆無法取得共識。

環境部環境管理署一次性產品源頭減量宣導網,彙整台灣禁止生物可分解塑膠免洗餐具之理由。照片來源:環保署

根據《科學月刊》彙整,台灣聚乳酸回收系統無法建立之因素包含:第一,台灣缺乏可堆肥塑膠相關規範,無法確保業者是否將聚乳酸徹底分解;第二,國內法規不允許業者將聚乳酸分解堆肥作為肥料出售;第三,由於市場佔有度過低、民眾回收分類配合度低、回收分類難度過高等多重因素,聚乳酸回收在台灣無法形成市場規模。

而這些無法被處理的聚乳酸商品,根據看守台灣調查,最終還是送往紙廠等工業鍋爐當輔助燃料,或是伴隨其他塑膠一起送進焚化爐。

除回收爭議外,反對者也擔憂,隨著全球對生物基塑膠需求增加,作為材料的玉米、甘蔗以及其他作物勢必擴張種植面積,提高產量。並衍伸出各式潛在的環境問題,包含森林砍伐破壞生物多樣性、大量使用農藥或化學肥料、大量消耗水資源等課題。

此外,生物基塑膠以玉米、甘蔗等糧食作物為原料,若大規模推廣,可能推升全球糧食價格,加劇社會不平等。

根據綠色和平東亞分部在「破解『生物可分解塑膠』:生產,使用與環境衝擊」報告書推算,全球每年使用的塑膠包裝高達1.46億噸。若全球將傳統塑膠全部改為以玉米為原料的聚乳酸塑膠,生產1.46億噸的PLA需要使用3億4894萬噸的玉米,而每年需用地5402萬公頃,占2020年全球耕地面積的1%。

禁令之後,生質塑膠未來仍受期待

台灣環境部於2023年8月起,正式禁止8大類場所使用生物可分解塑膠免洗餐具綠色和平指出,該政策為減塑正確的一步,並期待政府擴大生物可分解塑膠禁令,邁向真正的源頭減廢。

根據《環境資訊中心》報導,荒野保護協會氣候變遷教育委員會組長陳雍慧於今年3月份草案研商會議上表示,聚乳酸塑膠若能用於塑膠農膜等用途,可降低田間污染。研商會議當日,宏力生化公司代表王舜弘也指出,台灣回收制度不若外國成熟,未建立完善體系就全面封殺是相當不公平的作法。王舜弘也以歐盟為例指出,聚乳酸塑膠可用於茶包、咖啡膠囊等用途,希望環保署針對此類用途做出相關引導或規範。

至於18年前,西進中國的生質塑膠業者,遭遇人力成本上升、本地競爭者興起、母公司經營問題等各式挑戰,已無當年的風光,有些甚至申請破產或遭收購。根據《中外對話》文章指出,中國政府對於可分解塑膠之態度已漸趨謹慎,未來政策恐將由鼓勵生質塑膠,轉向源頭減量。與台灣政策趨勢一致。

至於今日,則有另一批台灣業者以回收制度完善的歐美市場為標的,持續改良生質塑膠,符合國際標準。產品已獲得星巴克、好市多、蘋果等大廠選購。

國際間對生質塑膠未來仍寄予厚望。例如全球性環境團體「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發起,串聯業者在產品線上使用不同程度的生物基塑膠,替代傳統塑膠使用。包含可口可樂、樂高、麥當勞、雀巢、寶僑等大型企業,皆已響應。

目前台灣針對生質塑膠之討論,大多仍停留在餐具、包裝材料等層面。考量到生活中仍有相當多無法避免之塑膠用品(如電子產品面板、醫療用品等),待未來回收機制、甚至是永續設計觀念普及後,生質塑膠仍具有巨大發揮潛力。


國際組織「生物塑膠原料聯盟」由「世界自然基金會」發起,目前已獲得部分國際企業響應,在其生產線中引入生物基塑膠取代傳統塑膠。圖片來源:擷取自Bioplastic Feedstock Alliance

參考資料
• European Environment Agency,Biodegradable and compostable plastics —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 中央社(2018年7月30日),限塑16年,我們改變了什麼?
NatureWorks,Landfill
• 科學月刊(2023年5月4日),為什麼要禁用生物可分解塑膠?受法規與民眾影響的循環經濟難題
• 綠色和平(2020年12月),破解「生物可分解塑膠」:生產,使用與環境衝擊
• 天下雜誌(2022年5月13日),7/1 限塑令上路!曾為大勢的PLA(聚乳酸)消失後,台灣的手搖飲王國、民生消費將如何被影響?
• 看守台灣(2022年5月8日),生物可分解塑膠,能治好我們的塑膠依存症嗎?(上)
※本文轉載自低碳生活部落格〈從萬眾期待到謹慎看待 台灣未竟的PLA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