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生物多樣性的美好日常:吃野菜 面對餐桌上的氣候變遷

生物多樣性的美好日常:吃野菜 面對餐桌上的氣候變遷

文:李育琴(環境資訊中心特約記者);插畫:玉子日記

氣候變遷下的野菜

每當走入鄉村的傳統市場,總特別能觀察到常民食用蔬菜的多樣性。

跟城市裡的超市或一般市場菜攤不同,這些傳統市場的邊緣,有些農婦或老人家販售自家栽種的蔬菜之餘,還會擺上採集來的野菜。野菜的樣式多元,且隨著季節而有不同。

例如田間野地常見的龍葵(黑甜仔),冬春交際時生長旺盛,農民採集來煮湯或煮粥,是市場最常見的一款;還有總在雨後大量冒出的過溝菜蕨(過貓)、山蘇,因口感鮮嫩,民眾接受度高,也是熱炒店的常見食材。近年吃野菜的風潮興起,市場上也經常可見赤道櫻草(枸杞葉)、野莧、昭和草等不同種類。

偶爾隨著季節轉換,農家還會擺出山苦瓜、咸豐草、艾草等兼具藥用的民俗野菜。

我們食用野菜的經驗,通常是由家庭生活中傳承而來。好比客家人在清明祭祖時,會摘採艾草製作艾粄,閩南人則以艾草或鼠麴草等製作草仔粿,又或者是原住民以假酸漿葉製作阿拜等,都能為傳統米食增添野菜的色澤和香氣。文化的傳承,讓食用野菜的知識得以長久延續。

然而現代人的飲食習慣改變,市場上多為大量種植的外來品種溫帶蔬菜,我們越來越少吃野菜,對於本土可食用野菜的辨識能力也逐漸遺失了。

市面上有這麼多漂亮又可口的蔬菜,為何要吃採集來的野菜呢?

回想剛結束的去年冬季,出現了史上最暖冬天,許多蔬果產量因暖冬乾旱而受損。在極端氣候下,大規模單一化生產的蔬菜,往往因一場豪雨或一季乾旱,造成嚴重災損。當災害發生的頻率增加,市面上的蔬菜供給短缺,氣候變遷很真實地影響了我們餐桌上的飲食。

這時,老祖先傳下來的野菜文化,卻是對付氣候變遷的重要法寶。

野菜具有適應土地和氣候逆境的能力,其基因經長期演化,擁有數百年來歷經氣候變化和蟲害疫病的頑強抵抗力。食用原生野菜,正是因應氣候變遷的道地作法。

花東地區農改場近年就與社區合作,推廣種植野菜,重現老祖先的飲食智慧。台東野菜館更利用原住民族食用的野菜,烹調成一桌美味,成為當地觀光特色;此外,許多都會社區大學也以野菜食農教育為主題,導入因應氣候變遷的課程,讓民眾認識野菜、食用野菜。

野菜逐漸受到重視的同時,過去大量生長野菜的荒野土地,今日卻面臨土地開發、除草劑濫用和外來種植物入侵等問題,當我們在品嘗野菜之時,更別忽略原生植物棲地保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