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赤蛙(Hylarana taipehensis),體型纖細修長,約3到4公分。背部金黃綠色或綠色。體側有白色背側褶極為醒目,背側褶內外側各有一條黑色縱帶,腹側另有一條白線,因此側面看起來,是兩條黑線和兩條白線交錯排列,非常美麗而且特殊。傳說若欺侮、捕捉台北赤蛙,雷公會生氣,所以台北赤蛙又稱「雷公蛙」,台語稱「神蛙」,也有人稱牠們為「土地公蛙」。
台北赤蛙,命名自美國學者Van Denburgh於1909年、在台北地區所採集到的模式標本,以發現地命名。除了台灣,台北赤蛙也分布於大陸華南、香港、海南島、 越南、緬甸、泰國、孟加拉,及印度北部等地。
曾普遍出現於台灣淺山 後族群量稀少成瀕危物種
在台灣,根據文獻記載,台北赤蛙在新北市的淡水、 三芝、石門、金山、林口,台北市的台大校園、木柵老泉里, 桃園市的龍潭、楊梅、新竹、苗栗後龍、台中、台南官田、屏東內埔、筏灣、瑪家、萬巒等地,都有出現紀錄。但在過去十年,卻僅在三芝、石門、龍潭、楊梅、官田、內埔、瑪家等地發現其蹤跡,大部分地點的單次觀察量都低於50隻,而且雌蛙數量非常少。
牠們在台灣主要棲息於平地及低海拔山區的茶園、草澤、埤塘、菱角田等環境,繁殖期在春天及夏天,通常躲在水池旁草叢、植物根部或者池塘中央的荷葉上鳴叫,叫聲是單音細小的「嘰」,不容易聽到,也不會形成大合唱。牠們體型小,也沒有嘹亮的叫聲,理論上一般民眾不會注意到牠們的存在,但從台北赤蛙的俗名「神蛙」、「雷公蛙」、「土地公蛙」具有宗教色彩,推測牠們一度曾是台灣農村常見的蛙類。
但在1989年《野生動物保育法》施行時,台北赤蛙因面臨棲息地破壞、族群數量稀少、分布零星等威脅,被列為珍貴稀有野生動物;2017年,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根據IUCN所建議的類別與準則,評估台灣的兩棲類紅皮書名錄,台北赤蛙因分布破碎化、族群量小且下降等原因,列為瀕危物種(EN)。不過台北赤蛙在全球紅皮書類別,屬於暫無危機物種(LC),顯示台北赤蛙的適應及繁殖能力應該不差,只要採取適當的保育措施,應當有機會讓牠們重新回到台灣的淺山地區。
與農友合作推友善農法 復育有成也引來捕捉問題
從1999年開始,台北市立動物園積極執行台北赤蛙的保育計畫,研究人員曾在三芝橫山阿石伯的睡蓮田裡,發現許多台北赤蛙,但也發現阿石伯的慣行農法耕作方式,會對台北赤蛙造成傷害,因此說服阿石伯不使用農藥,並與推廣有機農產的慈心基金會合作,透過「買蓮花救赤蛙」活動,確保阿石伯的收入不會減少。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04年,台北赤蛙在阿石伯蓮花田裡的族群數量一度達到最高峰,數量超過200隻。只是好景不常,在媒體宣傳阿石伯蓮花田的保育成效之後,也引來捕捉的壓力;2013年,在動物園的調查研究中,竟然只發現到 1隻,另外,2017年台灣兩棲類保育志工也曾在此地進行調查,完全沒有發現台北赤蛙的蹤跡。
桃園濕地劃設保護區 難敵區外開發壓力
除了三芝橫山,台北市立動物園也在桃園市楊梅區高榮里的埤塘草澤環境中發現了大量的台北赤蛙,最高單年觀察紀錄為187隻。為了保育台北赤蛙,根據《野生動物保育法》,桃園市政府在此地設置了台灣面積最小的高榮野生動物保護區,面積僅1.1公頃。不過設置之後,保護區周邊環境持續面臨開發壓力,許多埤塘相繼消失,變成住宅、工業區、開墾地等,造成台北赤蛙棲地破碎化的情況更為嚴重,加上先前曾為防止水域陸化而移除保護區內的水草,影響台北赤蛙的生存,數量一度減少到僅剩個位數。還好保護區的管理單位桃園市政府願意正視問題,積極結合保育團體,補植水草及提高遮蔽度,同時移除斑腿樹蛙等可能影響台北赤蛙生存的外來種;在2017年的單次最高觀察紀錄為17隻,也觀察到母蛙及幼蛙,族群下降趨勢因而獲得緩解。
綠保認證水菱農場、阿里磅農場 台北赤蛙族群密度高
2016年,台灣兩棲類保育志工團隊曾和台北市立動物園合作,在台南於5月及 9月各辦理一次台北赤蛙調查活動,選取57個過去曾有台北赤蛙分布的地點進行複查,結果僅在14個地點發現51隻次,包含40 隻次雄蛙及1隻次雌蛙,以及10隻次幼蛙,調查數量及分布範圍都呈現下降,主要集中在官田的菱角田及周圍環境,但這裡慣行農業盛行,對台北赤蛙的生存造成很大的壓力。調查發現,在擁有綠保標章的水菱有機農場所記錄到的數量最多,水菱農場除了採取友善環境耕作方式,也在農場營造充滿水草的溼地,提供台北赤蛙穩定的繁殖場所及成長環境。
其實只要有心,絕對可以營造適合台北赤蛙生存的濕地環境。位於北海岸石門區的阿里磅農場也是很好的例子。這是一個私人經營的生態農場,由於經營者具有保育理念,所以在規劃設立之初,不但保留原有的池塘環境,還刻意種植各種水生植物提供蛙類遮蔽與棲息。在設立一年之後,台北赤蛙就大量繁衍,增加到上百隻之多,成為新北市台北赤蛙族群密度最高的地點。
由於台北赤蛙野外族群分布及數量在近十年萎縮太快,台北市立動物園與新北市農業局從2015年起,合作推動「雙北合作-台北赤蛙復育與棲地營造」計畫。動物園已經成功發展出台北赤蛙的人工繁殖技術,並在2017年11月在園區內進行野放試驗,做為未來野放的準備工作。新北市政府也積極和臺大研究團隊合作,評估台北赤蛙移地復育的潛在地點,以利台北赤蛙野放後得以繼續繁衍。新北市政府及台北市立動物園也辦理各種保育台北赤蛙的環境教育活動,讓民眾了解、喜愛及保育台北赤蛙。
由下而上的保育模式 淺山物種存續之路
傳統的保育方式,是政府主導由上往下,根據《野生動物保育法》,將數量稀少、分布侷限或有獵捕壓力的物種訂為保育類,劃設野生動物保護區。但許多蛙類其實棲息在人類持續干擾的淺山地區及私人土地,很容易因棲地破壞或污染而消失,這需要提高民眾對蛙類的認識,瞭解保育蛙類對人類的重要性,才能產生由下往上的草根性保育行動。
從台北赤蛙保育案例,我們可以看到,保育不僅是政府及學界的責任,也需要民眾的參與及配合。台北赤蛙未來還有漫長的保育之路要走,期盼在大家的努力之下,台北赤蛙能重現台北盆地,展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