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放過小細節的綠色辦公環境
進入中國信託金融園區辦公區域,就能看見辦公區的平面圖貼在感應門外,每一區都配有指向性的燈具遙控器,可以調控燈光的開關。如果該區同仁需要加班,便可以使用遙控器將其他區域的燈具關閉,只留下自己所需的照明。晚間九點鐘,保全人員也協助巡視辦公區的燈是否都關閉,總務處陳文榮協理表示:「幾年實行下來,其實同仁都很有概念了,不會任意浪費照明設備和電力。」
訪問當日,記者在辦公區域走了一圈,發覺環保細節處處可見。中國信託金融園區統一不提供紙杯,公共區域的簡易吧台上置有白色的馬克杯提供客戶或會議空間使用,「我們也把馬克杯配發到分行去,鼓勵民眾到銀行辦事也可以多多利用,減少紙杯的使用。」陳協理進一步說明,相較於其他企業,中國信託不提供垃圾桶給個別員工,也不倚賴清潔人員做垃圾分類,「員工必須把自己的垃圾分類好,再拿到茶水間丟棄。」在廢棄物管理部分,中國信託委託第三方機構BSI(The 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ion)進行稽核,廢棄物的種類和重量都在管理的範疇之內。「因為ISO的稽核單位會連清潔公司把東西送到資源回收場的這一段都調查得很清楚。」因此,中國信託建議企業在選擇下游廠商時,可以選擇通過ISO標準的物業或是清潔公司,以確保廢棄物得到妥善分類或管理。
此外,中國信託金融園區統一採用LED燈,自然照明則是採用雙層玻璃帷幕,以隔絕紫外線與太陽熱能;飲水機於無人使用時進入休眠節電模式;每個月一號定為「無紅肉日」;廁所用紙則是採用FSC計畫造林用紙……等。在員工餐廳部份,則不提供一次性餐具,並部分採用有機認證的蔬菜。
成立環境永續小組,推動環境永續
中國信託在2012年成立「中國信託金融控股公司企業永續委員會」,由總經理擔任主任委員,委員會轄下設有5個工作小組,各小組由各部門跨單位所組成。其中,「環境永續小組」成員來自總務處、公關部、分行管理部、資訊營運部等單位。管理代表負責定期向企業永續委員會進行提案與匯報,規劃中信金控的環境永續策略、追蹤年度的運作策略與目標,例如:中信金控節電政策的成果與推廣等等……. ;總務處負責執行150家分行節能環保政策、綠色採購;公關部負責向企業內外部進行宣傳;分行管理部負責向分行人員進行永續政策的溝通與管理;資訊營運部則是負責機房設備的管理。小組成員各司其職,貢獻其專業,共同推動環境永續方案。
「環境永續小組」至今約成立七年,屬全年運作的組織,中國信託銀行(以下簡稱中信銀行)在2012年成為臺灣第一家通過ISO50001能源管理系統驗證的金融機構。2017年是很特別的一年,中信銀行將所有分行納入管理系統,每一個分行都通過「ISO 50001能源管理系統」、「ISO 14001環境管理系統」及「ISO 14064-1溫室氣體盤查」三項ISO國際環境標準驗證,符合人員管理、環境管理與碳排放計算的國際標準。
在實行環境友善的過程中,中信金控採取漸進式的推動方式,部分措施先由總部開始試行,部份措施則由分行開始進行。例如,資源回收措施是由總部開始推動,再由三個據點承接執行總部作法,其後再二十家五十家地推行於其他分行。陳文榮協理表示:「必須要有種子,確定可行之後,再發酵到其他分行。」配合中信銀行的組織架構,依序從大分行、小分行做起,陳協理打趣地說:「善用分行『母子行』組織架構,抓到『肉粽頭』,就能提起整串肉粽了。」
半年達成年度目標的兩倍的節電量
以節電政策來說,中信金控每年訂定節省用電量2%的目標。換算下來,2017年需節省110萬度的電力。經過整體檢視後發現,在園區員工進駐人數倍增的背景條件下,中國信託金融園區在用電量和電費都較去年同期減少,「上半年我們已經節省了220萬度,成果超過年度目標的一倍,」陳協理表示,下半年可望再省下原目標兩倍的電量。
環境永續小組定期召開的「環境與能源管理審查會議」才剛在七月結束,會議中針對每一個環境永續的指標進行年度目標的進度追蹤與成果檢核。每一家分行的節電幅度都在此會議進行檢視,「大家很容易可以在數據上進行比較,知道誰做得好、誰做得不好。」陳協理強調,「中國信託員工都有一股拼勁!」分行平時就會每個月追蹤用電度等數據,以確保年度的目標可以被落實。去年(2016)中信銀行還獲得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舉辦之「商業智慧節電補助及節電獎勵計畫」的節能獎項。
擁有150家分行的中國信託,對於招牌燈的開關節制措施因應季節變化、日出時間不同,調整招牌燈的開啟時間:夏天的招牌燈是6點半開啟、橫式招牌在晚上10點關閉、直式招牌在凌晨5點關閉;冬天則於5點半開啟、橫式招牌在晚上10點關閉、直式招牌在凌晨6點關閉。
自產太陽能綠電,也採購綠電
中國信託金融園區設有太陽能板,並取得經濟部發行之再生能源憑證。在中國信託金融園區的建築物周遭,就可以看見太陽能板覆蓋在空橋和建築側、外牆上。透過與台電的介接系統,直接使用自產的綠能。陳協理說明:「我們不蓄電,產出的電就直接用了,不夠的電再由台電來支援。」這個做法是避免太陽能在電力儲存的過程中衰退的浪費,這樣一來,不僅能有效使用太陽能發電,同時也可以減少蓄電電池的使用。目前太陽能發電約佔中國信託金融園區用電的1%。除了自產綠電之外,中信金控也連續三年向台電認購綠電,支持台灣綠能產業的發展。
在夏季用電高峰時期,中國信託申請使用台電「需量競價」措施。中國信託金融園區大樓的空調裝設儲冰系統,利用前一天晚上就將空調需要用到的冰水結成冰塊,到了隔天下午一點到三點的用電高峰期,再使用前一日冰塊融出的冰水,打到各樓層的空調箱,「那時候就不需要開空調主機了,所需的冰水已經在前一天準備好了。」夜間製冰的電費又比日間製冰電價低,不僅能在用電尖峰時間減輕台電的供電壓力,也能減少企業用電的費用。
由下至上的環保提案,廚餘也能變沃土
除了總部園區之外,各分行據點對於環境永續做法有多有貢獻,陳協理表示:「其實很多行動方案都是分行自己提出來的。」舉例來說,許多分行會在營業結束前的半小時關閉空調,空調關閉後的15到20分鐘,「餘冷」還是足以讓分行人員能在舒適的環境下辦公。在能源審查會議上,各分行也會利用機會相互交流節能經驗,例如:平時較不常使用的倉庫或走道等區域其實可以預設不開燈,等到需要進入該區域的時候再開。
由「環境永續小組」統籌的整體目標之外,中信銀行各分行和同仁個人也踴躍提案,促進企業對於環保行動的投入。例如,同仁觀察到,公司的招牌燈到晚上還是很亮,於是向公司主動提案,希望能降低招牌燈的夜間亮度。經過評估及測試後,將廣告招牌亮度由100%降至80%,目前則是降至50%。
「廚餘再利用」也來自於同仁的提案,因此中國信託採購了「廚餘破碎機」,讓餐後的廚餘能夠經過烘乾和發酵的過程,搖身一變成為沃土。這些「廚餘土」與其他的土做適當混合,就能利用在栽種植物上。中國信託總部認養的公有綠地,就是來自廚餘土。
「節水器」也同樣來自同仁的提案。節水器主要的功能就是在水龍頭開啟時能製造比較強的水柱,因此,「同仁在洗有油污的便當盒時,能洗得乾淨又不會浪費水。」一個節水器僅台幣30多塊錢,應用在中國信託金融園區與各分行,可以說是CP值極高的省水作法。此外,雨水回收系統可以容納2,625噸的蓄水量,用於園區植物的澆灌。
為什麼不將雨水回收用於廁所沖水呢?回到全面性的思考,中國信託取法於台北101的經驗,陳協理表示:「不能為了短期可見的環保作為而衍生浪費,使用雨水沖馬桶其實造成二次的污染。」原來使用雨水沖馬桶有其侷限,因為雨水會在馬桶上形成污垢,得用清潔產品才能維持馬桶的清潔。
滲入員工個人生活的Green Action
企業投入環保的決心,不僅來自管理者的支持或企業整體措施,也來自於員工個人對於綠色生活的實踐。「對我們來說,自行攜帶環保筷、在辦公室使用個人水杯、開會時提供外賓馬克杯裝水,已是習以為常的環保舉動,直到訪客問起,我們才發現原來環保觀念已經展現在員工的日常生活中了!」中國信託同仁表示,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杯具,已經是彼此間共同的習慣。
此外,中國信託認養緊臨中國信託金融園區、佔地3,641坪的三重世貿公園,並與台灣大學森林系郭城孟教授合作,打造台灣第一座原生種的蕨類生態公園。未來,中國信託計劃將這座蕨類公園打造成環境教育設施場所,希望員工能加入教育的行列,為大眾解說蕨類植物的種類與價值。至今,中國信託持續透過內部溝通管道,讓員工了解公司執行了哪些環境永續措施,例如今年再取得再生能源憑證時,也透過內部電子報向員工說明;同時也將淨灘、減塑觀念、節能省電等資訊提供給員工與客戶。
訪問接近尾聲,陳協理分享,前陣子本來打算在總部園區外的樹上放置鳥屋,但前陣子恰逢颱風季節,他不經意發現有兩隻紅嘴黑鵯的幼鳥從樹上掉下來,於是趕緊將先前準備好的鳥屋放在樹上「後來鳥媽媽也願意進入鳥屋哺育小鳥,小鳥們住在裡面慢慢長大,現在已經離巢了。」營救幼鳥的經驗,實屬友善環境的一部分。中國信託以大企業的規模,由上而下也由下而上地關注企業能在環境永續上的任何可能,如此陸續經歷數年的時間,所肩負企業社會責任,躍然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