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電影影片「福島漁民物語」,原名為「新地町的漁夫們」,顧名思義,描述福島縣相馬郡新地町的一群漁夫,在311災後,因海洋輻射污染暫時無法出海的挫折;面對福島核電廠公司東京電力要排放輻射污染水時的氣憤,還收錄了被指定為無形民俗文化財的安波祭實況。
核災前兩三年,漁夫們面對無法出海捕魚的限制,每天只能打撈海底垃圾,偶爾順著捲上來一些漁穫,研究一下大魚吃了什麼小魚的情景,可以看出他們對討海生活的依戀;「我們隨時都準備出海,但…」「我看電視(描述污染狀況)覺得完了,恐怕一輩子無法出海。」「叫三野文泰(名主持人,2012年歿)跟大家說,吃輻射魚還可以治療癌症吧(只是開玩笑)。」
後來因為政府判定污染下降,似乎可以試著捕撈的時候,又遭遇輻污水儲存槽滲漏的事故,一再延期;據東京電力說明,福島從山上往海流的地下水裡,每天經過福島核電遭污染的份量,約有300噸之多(見下圖)。
因為量實在太巨大了,衍生出天量的儲存槽(去年3月達80萬噸),發生過各式各樣的滲漏;儘管有漁夫抱怨是東京電力儲存槽材質不好,也相當抗拒直排入海(影片說是地下水分流)的做法,但面對這麼巨大的工程,難免也有漁夫說:「你(東京電力)乾脆就承認做不到吧。」
儘管大局如此,導演特別特寫了一位漁夫,在漁會代表強勢通過東京電力做法時,氣憤的樣貌,刻劃出小老百姓面對大環境的無奈,也讓人感受到,民主社會下,所謂的組織代表,概括地奪走了個人意願的一面。最後,是身著薄褲的漁夫們,在海裡抬著「樽御輿」神轎舉行安波祭,無懼冬天的冷海,展現強悍的精神。
冬海寒冷,市場更冷,誠如影片提到,因為汙染與中傷,福島漁獲價格一度掉到十分之一。但據筆者所知,消費者為自保,冷靜的審視從來沒有少過;導演在座談裡屢屢提到,福島漁產95%輻射檢驗為「不檢出」,他個人認為安全;但他或許忘了交待不檢出的內涵,從官方數據到通路,不檢出都要交待檢驗下限,在這之下是無法保證的,通路報告指出,官方檢驗下限平均為12.6貝克/公斤。
而民間組織根據國際放射線防護委員會公報,與前蘇聯輻射顧問的車諾比核災研究,早在2012年指出,若是體重5公斤的嬰兒,每天攝入0.32貝克的放射性銫達一定程度,就有可能發生心律不整;蔬菜宅配評鑑網站說,即便是比中央政府標準低得多的10貝克/公斤標準,也是極危險的事情。無憑無據的論述經不起考驗,真正會打擊市場的,是像這樣引經據典的反核食論述。
冬海寒冷,世局更冷,有的人像導演一樣熱心,為漁夫發聲辯護;但消費者滑鼠一點,就有從官方資料裡整理好的報告,寫著「2017年福島縣二本松市的岩魚140貝克/公斤」等等的數據;還有網友整理好幾個月的官方數據,發現福島近期在鱸魚與大頭鱈的檢測數值,比鄰縣低得明顯(例如上圖),覺得檢查中立性有問題。審視到如此程度,生產者要面對的,何止冬海。
但最讓消費者心寒的,莫過於主政者的態度。映後座談最後提到了福島的畸形魚,雖然導演認為是不實的「風評被害」,但曾有千葉漁夫具名並附上影片,告發漁會隱匿畸形魚的存在,當媒體為此詢問水產廳時,後者仍表示交由漁會處理,而非主動調查,評論大感氣憤,疑惑更深(註)——儘管這不是生產者的錯,也不是消費者的錯,但這恐怕才是漁夫遭遇的、最寒酷的冬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