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繼氣候災難之後的海洋塑膠危機

繼氣候災難之後的海洋塑膠危機

GREENPEACE 綠色和平

1995 年聯合國訂定《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開放各國簽署,結盟共同阻止氣候暖化,每年更固定召開締約方會議(Conferences of the Parties,簡稱 COP)評估因應氣候變化的進展。同樣在全球海洋塑膠氾濫成災的時候,國際海洋廢棄物大會(International Marine Debris Conference,簡稱 IMDC)也因應而生。

今年三月,綠色和平將前往美國聖地牙哥參加第六屆 IMDC,這次的會議重點將集中在海洋廢棄物與微塑膠(或微纖維)的監測和預防、教育與溝通、有效法律規範和政策,以及創新案例分享。

1960 年代中期,美國的科學家、漁民與保育人士,漸漸發現全球海洋出現可觀的海洋廢棄物。尤其在北太平洋,有非常多遺失或廢棄漁具,跟其他非漁業來源的垃圾(像是貨櫃網跟塑膠包裝袋),這些都可能造成多種海洋生物因纏繞或誤食而死亡,包括北方海豹、夏威夷僧海豹、海龜、海鳥與魚類等,而海洋廢棄物也可能威脅人類健康安全。

種種擔憂,讓美國政府決定需對廢棄物問題有更深入的認識。1982 年,海洋哺乳類委員會要求國家海洋漁業局(NMFS)組織一場工作坊,提出應對之道。1983年,NMFS 西南漁業中心檀香山實驗室建立籌備小組,在隔年(1984 年)舉辦了國際工作坊,從科學與技術層面討論海洋廢棄物的問題,與對海洋資源的衝擊。

當時雖然也有國際廢棄物海拋論壇(Ocean Disposal Symposium),但該論壇聚焦於核廢料能不能海拋、該不該管制,與海洋塑膠較無關聯。換句話說,1984 年NMFS 的這場工作坊,成為全球第一個討論塑膠廢棄物的國際大會,當年 125 位參與者大都來自美國,其他還有來自韓國、日本、臺灣、紐西蘭、加拿大、德國與英國的科學家與官員。

那時候工作坊籌備小組認知到像北太平洋的公海流刺網漁業,會對海洋生物造成嚴重威脅,是工作坊沒辦法處理的,所以 1984 年的工作坊先以了解海洋廢棄物,以及它對海洋生物的影響為主,目標包括有:(1)理解海洋廢棄物的命運與衝擊,決定問題的範圍;(2)確立與建議減低衝擊的行動;(3)確立與建議未來研究需求。

後來,鼓舞人心的好消息傳出,美國在 1989 年的聯合國大會要求立即停止公海流刺網漁業,最終決議在 1992 年六月廢除所有公海的流刺網漁業。

海洋廢棄物的旅程

第三屆(1994)國際海洋廢棄物大會,掌握了更多海洋垃圾造成的社會經濟層面影響的相關研究與統計。大會中,除了討論海洋(船隻)來源的垃圾,焦點也開始轉向陸地來源的廢棄物。到了第四、第五屆,與會人數加倍成長且遍及全球,並更加著重於政策與法規的限制研議。除了移除已經累積的廢棄物,也強調預防、減少與管理廢棄物的重要性。

在上一屆(2011)的大會上,與會者共同宣誓檀香山宣言,呼籲政府、非政府組織、產業與其他利害相關方承諾 12 項行動。這份宣言後來變成具體的檀香山策略,由聯合國環境總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與美國國家海洋大氣署(US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共同於 2012 年發佈。

回首三十幾年來,從美國引領的海洋廢棄物討論,讓白宮因而成立海洋廢棄物的專責小組,1987 年美國施行防止船舶污染國際公約(MARPOL),禁止美國漁船與在美國海域的船隻隨意海拋垃圾;以及聯合國決議終止公海流刺網漁業(1992)。1996 年,美國更啟動了為期十年的國家海洋廢棄物監測計畫;2006 年,美國則通過「研究、預防與減少海洋廢棄物法」。

不讓美國專美於前,為解除全球海洋廢棄物危機,在過去十年間,各地的減塑政策也遍地開花。孟加拉是全球第一個、在 2002 年就全面禁用塑膠袋;目前非洲 54 個國家中,有 34 個國家有限塑的相關政策,其中厄利垂亞也早在 2005 年就全面禁用塑膠袋;臺灣則在日前宣布 2030 年全面禁用拋棄性塑膠製品,歐盟也同樣宣佈 2030年要回收或重覆使用境內的塑膠包裝。

全球減塑運動已經如火如荼展開,但仍趕不上塑膠廢棄物的生成速度,為加快腳步,作為便利塑膠製品使用者的你我,可以從日常生活中慢慢減少對塑膠製品的依賴,共同邁向 2030 年全面禁用拋棄性塑膠製品,還給海洋美麗原貌。

 

表:國際海洋廢棄物大會(International Marine Debris Conference)沿革

年份 地點 概述 臺灣參與情形
1984 夏威夷檀香山 當時名稱為「海洋廢棄物的命運與衝擊工作坊」,聚焦在從船上丟棄和遺失的海洋垃圾,與連帶的影響。也開始討論漁具誤捕海洋生物,以及陸源的廢棄物。

教育:宣導漁民、塑膠製造業、貨運、軍隊、相關國際組織與公眾
蒐集資訊、確立未來研究方向
減低衝擊:對於會造成嚴重負面衝擊海洋資源的材料丟棄作相關規範;調查漁具材料是否能用生物可分解材料,與漁網回收機制

參與者 125 人,九成來自美國,共有八國參與。

臺灣農委會漁業署報告我國公海流刺網漁業,最終聯合國於 1989 年決議全面禁止公海流刺網漁業。
1989 夏威夷檀香山 第二次大會中,更著重探討解決之道,包含運用科技、法規政策、教育,與首度估算海洋垃圾造成的經濟損失。

估算海洋廢棄物的總量與類型
廢棄漁具對海洋生物的影響,如纏繞、誤食、幽靈漁網
面對海洋廢棄物的經濟、科技、法規與教育解決之道

參與者170人,主要來自美國,另有日本、紐西蘭、荷蘭、加拿大、英國與南非等,共十國參與。

臺灣無人參與
1994 邁阿密 主題是「尋求全球解方」。討論更多關於海洋垃圾造成的社會經濟層面影響,除了海洋(船隻)來源的垃圾,更多的焦點開始轉向陸地來源的廢棄物
2000 夏威夷 大會目標是「減少廢棄漁具的傷害」。

最終建議如下:
(針對廢棄漁具)之預防與法規
減少漁具的衝擊
確認(廢棄與逸失漁具)來源
漁業業者行動
監測與移除
教育與推廣

來自 20 餘國、235 位參與者,主要都是太平洋周邊國家

黑潮文教基金會廖鴻基參與,帶回 ICC 淨灘統計方式,黑潮也成為 ICC 臺灣窗口
2011 夏威夷檀香山 主題是「改變之浪-全球教訓激發地方行動」,不只要處理海洋廢棄物,還要增強預防措施。

參與者來自 38 國、近 500 位、共 440 場報告。與會者共同宣誓檀香山宣言、生產出全球治理海洋廢棄物的框架「檀香山策略」,並建立新夥伴與結盟網絡的平台。

台南社大參與
2018 美國芝加哥 第六屆會議重點,將集中在海洋廢棄物與微塑膠(或微纖維)的監測和預防、教育與溝通、有效法律規範和政策,以及創新案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