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出植物保育第一步 國家植物園方舟計畫上路
國家植物園方舟計畫2019年元旦正式啟動。這項計畫結合國內保育研究主管行政單位,農委會林業試驗所、林務局、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以及包括辜嚴倬雲保種中心等民間團體共同合作,以瀕絕植物保種為主要任務;它的基礎源自於《2017年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目標是迎頭趕上「全球植物保育戰略」制訂的保種率,是台灣國家級保育計畫。本文於計畫之始,採訪計畫主辦機關林試所所長張彬,概略介紹方舟計畫的精神與內容,幫助讀者瞭解國家植物園的時代任務,以及方舟計畫。
一月份,山區飄著微雨,風大得讓人站不住腳,向前走更是舉步維艱。以之字形側走繞著山坡前進,儘管費時費力,到了稜線上,西北部丘陵、河川、聚落,到海岸的關係,盡收眼底。只是此行的目的並非飽覽美景,林試所的研究人員背負著受脅植物保種任務,在這片焦土尋找、採集台灣僅剩、族群稀少的植物,希望帶回苗圃透過繁衍技術,能為受脅植物增加族群數。
這片曠野,經過去年底一場野火紋身,放眼一片焦土,兩旁焦黑的殘枝底下,冒出一些新芽。堅固的碉堡杳無人煙,林試所研究人員卻視為寶貝,這層荒廢的外衣,提供珍稀植物的庇護。在研究人員指認下,庭梅(Prunus pogonostyla)、山芝麻(Helicteres augustifolia)、七日暈(Breynia officinalis)、台灣破傘菊(Syneilesis intermedia)等數種小小、不起眼的植株,露出完整的身影,野生的小葉葡萄(Vitis ficifolia var. taiwaniana)露出枯枝,根系卻牢牢地抓住土地;侷限分布於此的新竹油菊(Dendranthema lavandulifolium var. tomentellum)尚未開花。
以植物為主角 國家植物園方舟四年不打烊
台灣由於人口高度往城市集中、人口密度高,用地甚窘,開發的腳步也不斷從平原往山坡逼進,這過程排擠了原生植物的棲息環境。即使如墳墓、軍事用地這類未開發、限制使用之地,雖保留了重要的種原,但未來移防、殯葬文化改變等因素,可能改變土地的利用型態;在此之前,野外族群採集、保存必須搶時間,期待有朝一日重返棲地。
面對植物保育節節敗退的困境,全球保種議題如星火燎原,尤其是植物紅皮書所列的受脅物種,保育更是刻不容緩。以植物保種為主的「國家植物園方舟計畫」,也在今年初揭開序幕,以保存500種原生植物、保種率約55%為目標,期能迎頭趕上「全球植物保育戰略2020」(GSPC 2020, Global Strategy for Plant Conservation)制訂的75%的保種率。
有別於過去的國家植物園計畫,以架構植物園硬體設備為主,「這一次我們以植物為主角,並鎖定受脅物種。」農委會林業試驗所長張彬說。
今年開始連續四年(2019年初~2022年底)的方舟計畫,依據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評估為受脅的989種植物,進行遷地保育及區域珍稀植物就地保育。在林試所既有的200餘種原生植物種原上,再增加300種,以適地適種的原則,保存到各個植物園、民間種原庫,進行異地保種。
張彬表示,所內原來木本的保種率就比較高,延續70%受脅喬木保種的好成績,方舟計畫將以草本、藤本植物的活體植株保存為主,動員植物園組及各地植物園研究人員,進行全台、離島的受脅物種調查採集保種,尤以110種原生棲地完全不在保護區或國有林班地範圍內的植物為最優先。
「異地保種的目的,不只期望有一天這些種原能回到原棲地,也希望在氣候變遷的威脅下,當棲地崩塌消失時,為原生植物增加備分。」八八風災時張彬任職林務局台東林管處長,即使是原始、沒有人為干擾的大武山自然保留區,在風災侵襲下仍造成多處崩塌,其中一處崩塌面積高達256公頃,約十座大安森林公園。
「我們以為保護區相對安全,仍難敵極端氣候衝擊。」張彬解釋,異地保種就是保險的概念。
國家植物園化身方舟 承載保種重任
這項計畫以台北植物園作為統籌,串連6個國家植物園、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以及辜嚴倬雲保種中心等民間機構,並加入林務局幾座苗圃為基地,共同承擔稀有及瀕危植物保種復育;這不僅串連各植物園的參與、強化植物園保種功能,也由此區隔與一般公園不同之處。至於國家植物園的任務是什麼?不妨跟著研究人員的腳步,了解植物的甘苦。
春節前最後一周上班日,福山植物園苗圃裡,林試所福山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林建融剛完成蓬萊胡頹子(Elaeagnus ohashii)形態數位記錄,隨即將手上枝條種到盆子裡,種植之前,他先將枝條上的花朵摘除,增加存活機會。照理說這時間不適合扦插,但只要有機會就要增加受脅物種繁衍機會。
蓬萊胡頹子在《台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評估為極度瀕絕(CR)物種,野外植株也不多見,福山僅有的兩株,來自林試所植物園組助理研究員陳建帆野外採集,帶回台北植物園扦插成功後,備份到福山,種了半年就長得很好。它是胡頹子屬植物少數族群數量受脅物種,由於根系具有利用價值,野外採集壓力造成族群數減少。
和台北植物園相同,福山植物園肩負植物知識傳遞、收集保種、研究應用等重要功能,它們隸屬於農委會林試所,稱為「國家植物園」。植物是構成生態系的重要角色,也提供人類各項福祉;植物園顧名思義,是以植物為主角的展示、教育場域,間接提供遊憩功能。對植物園重視程度,也顯示國家生物多樣性的格局。
串聯6座國家植物園 守護植物多樣性
台灣共有6座國家植物園,除了台北植物園、福山植物園,尚有蓮華池藥用植物園、四湖海岸植物園、嘉義樹木園以及恆春熱帶植物園。相較於一般民間植物園,更肩負達成全球植物園的理想,並與國際植物保育接軌。從歷史來看,台灣的植物園長久來即扮演物種收集以提供研究應用。
只是長久來,民眾易將植物園與公園混為一談,尤其是都會中的植物園,例如嘉義樹木園成群民眾經年累月跳土風舞造成土地夯實或台北植物園大批民眾晨運影響不同需求的入園者等。
「植物園提供休閒遊憩功能沒有不對,卻不能因此影響植物種原保存。」方舟計畫透過苗圃及園區環境改善,以及原生植物種原展示等,讓民眾了解植物園保種的功能,凸顯保種的艱辛任務,而使人們利用植物園的同時,願意為植物的須求退讓。
隨著民主意識的抬頭,植物園也不再是過去達官顯要展示個人搜奇的場所,轉身成為社會大眾觀察、學習植物之處;稍具歷史的植物園,更傳承當地文化風土,以及協助弱國生物多樣性與產業發展的任務。知名的英國皇家邱植物園(the Royal Botanic Gardens, Kew)、新加坡植物園(Singapore Botanic Gardens),也指定為聯合國世界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文化遺產,其象徵的意涵隨之流傳。
張彬即指出,台北植物園、恆春熱帶植物園等國家植物園,同樣深具歷史價值,不但保留植物種原,還有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而設定的有用、熱帶植物保存目標,都是重要的印記。尤其林試所植物標本館(TAIF),至今仍是全台植物標本典藏最多之處,腊葉館百年建築更是古蹟,重新修復代表國家對這項任務的重視,同時回應世界植物園趨勢。
以30種受脅植物生育知識 讓保育更有效
瀕絕植物保種是保育的最後一道安全鎖,更重要的是,想方設法讓植物留在原棲地、維持充足的族群量。方舟計畫即肩負這項重要的任務。
場景拉回福山研究中心的苗圃裡,2013年發表的新種──太魯閣佛甲草(Sedum tarokoense)長得蓬勃,雖未及列入紅皮書評估,不過野外植株非常稀少,加上一年生的特性,保種相對不易。林建融希望突破瓶頸,有機會收集種子再次繁殖。
一年生植物對方舟計畫是很大的挑戰,因為有些植物有其獨特的授粉昆蟲,但收集植株時,無法將授粉昆蟲也收集回來,就需人工授粉,人工授粉就得知道花的構造如何。另外,太魯閣佛甲草野外的生育環境為何?它們周遭的野生物又具有那些特色?破解這些密碼,才有機會壯大野外族群。
方舟計畫中,即針對生育地完全不在保護區或國有林班地內的110種植物,評選其中30種,追蹤它們的棲地範圍、環境與族群變化,目標是提供保育行政單位,掌握受脅等級及畫設保護區的優先順序。
「希望透過有效的土地管理措施,讓原生受脅植物及其棲地,獲得充分、妥適的保障!」張彬指出,這項計畫打破行政疆界,跨單位分工合作,並邀請國內學者以生態氣候的概念區分為不同海拔、地理環境等9種區位,讓植物保育更加細緻有效。
尋找記憶中的里山植物
保護區外受脅物種,除了域外保種,社區居民也扮演要角,在研究人員指導下,就近照顧周遭受脅植物,包括加入培育、復育及監測工作。
張彬建議,社區民眾在聚會時,多聊聊環境的變化,回顧兒時常見的植物,現在還在嗎?還是很久不見了?透過口述回憶,追溯台灣早期鄉間景象,型塑人與植物共生的族群樣貌,這種資訊有助於研究人員評估植物族群趨勢。透過研究人員野外採集保種,部分植株與就近社區合作培育,或能結合永續利用,發展微型文化產業。
「國家植物園方舟計畫不但是研究人員的事,也是國家大事,並與全球植物保育接軌。」張彬說,最終的目的是將植物保育的好處分享給台灣社會,期待全民具備保育植物的心態,並將植物的知識、保育的技術根留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