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淡水河全球第16髒 「海洋吸塵器」團隊來台揭河川塑膠污染

淡水河全球第16髒 「海洋吸塵器」團隊來台揭河川塑膠污染

2017年6月30日新北訊,陳文姿報導

06/30 16:29更新:本報在The Ocean Cleanup 協助下向研究人員詢問推估模型中,淡水河塑膠垃圾量偏高的主要因素。今(30)得到最新消息如下:
河川塑膠垃圾推估模型是針對全世界四萬多條河川所做的全面性分析,在設定各國的廢棄物管理參數時,由於世界銀行並未提供台灣廢棄物管理的資料,因而引用了中國的資料。The Ocean Cleanup 人員來亞洲(包含台灣)實地考察後,認為此參數需要加以修正。研究人員將進一步收集台灣廢棄物管理資料後,修正河川塑膠垃圾推估模型。

海洋塑膠垃圾大多來自河川,但河川塑膠垃圾有多嚴重?可惜至今仍缺乏資料。22歲的海洋吸塵器(Ocean Cleanup Array)發起人柏楊.史萊特(Boyan Slat)所成立的海洋潔淨基金會(The Ocean Cleanup)本月7日發表報告,指出每年有115萬至241萬噸的塑膠垃圾從河川流入海洋,其中2/3來自20條污染河川,長江與恆河分列第一、二名,淡水河則是第16名。

14日,就在梅雨來襲的第一天,本報與海洋潔淨基金會代表、水患治理監督聯盟的梁蔭民老師共同前往淡水河,實地觀察淡水河塑膠垃圾狀況,並專訪海洋潔淨基金會在海洋、河川塑膠垃圾清理的最新進展。

toc-waste-sources-research-1
2016年9月,緬甸河岸的垃圾。圖片來源:The Ocean Cleanup 官網

首份全球河川塑膠垃圾研究  每年115萬至241萬噸的塑膠垃圾流入海洋

有感塑膠垃圾污染海洋,2013年,當時年僅18歲的史萊特提出海洋吸塵器的雛型,利用洋流特性,在定點清理海洋塑膠。構想獲得各界支持下,海洋潔淨基金會於是成立。經一連串研究試驗,海洋潔淨基金會預計2018年即將進入北太平洋垃圾帶,正式展開海廢清理。

今年6月,海洋潔淨基金會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最新研究,這是世界河川塑膠垃圾流向海洋的最完整報告,共涵蓋全世界4萬760條外流河。報告指出,每年約115萬至241萬噸的塑膠垃圾從河川流入海洋,其中2/3來自20條嚴重污染河川。

前五名分別是長江、恆河、西江、黃浦江、與奈及利亞的克里斯河(Cross River)。前20大河川主要分布在亞洲,雖然僅佔陸地面積的2.2%,卻有21%世界的人口。

toc-plastic-input-global-yearly
每年從河川進入海洋的塑膠量分析。圖片來源:The Ocean Cleanup 官網

研究小組分析流域的人口密度、廢棄物管理、地形、水文、氣候、水壩等因素,先建立全球河川塑膠垃圾估算模型,再以實地的河川調查資料校正後,得到這份分析。

海洋潔淨基金會指出,藉由這份研究將可以更清楚塑膠的來源與數量分布,有助選定部署海洋塑膠清除系統的最佳位置,並擬定防制策略。

淡水河名列塑膠污染第16名? 學者:國內並無相關指標

根據這份報告,台灣的淡水河排名16。淡水河平均每年流入海洋的塑膠垃圾約1.47萬公噸,相當於每天40公噸。

如此結果頗出人意外,印象中淡水河並非特別髒的河流。梁蔭民指出,淡水河系大部分是輕度污染,僅部分是中度污染,這是根據溶氧量、生化需氧量、酸鹼度等指標綜合而得。

不過,梁蔭民也提醒,目前使用的指標中並沒有包括河川塑膠量指標,所以無從評斷塑膠垃圾污染。觀感中很髒、很臭的河川,可能是化學品或是生活垃圾造成,也無法代表河川塑膠的多寡。

20170614 ocean cleanup 看淡水河
許多塑膠垃圾進到海中裂解成塑膠微粒,很容易被海洋生物吞食。攝影:陳文姿

6月中,海洋潔淨基金會計畫總監波塞曼(Arjan Boezeman)與計畫經理施佩克(Eline Spek)來台,除了討論合作計畫外,也特地安排前往淡水河一看污染狀況。

0623-1
淡水渡船頭邊的河川垃圾。攝影:陳文姿

14日,在梅雨來襲時,一行人從淡水捷運站出發沿著河岸,走到淡水渡船頭,再搭船到八里。沿途所見,除了許多因風雨而被沖刷下來的樹枝等,也有不少保特瓶等塑膠垃圾。

在淡水河出海口,挖子尾附近的河灘地的垃圾量更為驚人,「新鮮」的塑膠瓶罐與已裂解的塑膠碎屑,在沙灘上堆積、在河水裡漂游。

20170614 ocean cleanup 看淡水河
沙灘垃圾不少是已經分解的保麗龍,但看得出來許多是剛被丟棄不久的塑膠瓶。攝影:陳文姿
20170614 ocean cleanup 看淡水河
綿延不斷的淡水河出海口垃圾帶。攝影:陳文姿

看到綿延不斷的垃圾景象,波塞曼表示驚訝。從市區所見,台北的街道整潔,民眾習慣良好,不了解這些垃圾如何來到海邊?

但這問題並沒有答案。梁蔭民表示,過去淡水河上游的大漢溪、基隆河兩岸有不少垃圾場,但現在垃圾都改為焚化處理,部分垃圾山也挖除重新分類與焚燒處理,其餘則被掩埋並加以植被綠化成公園。這些垃圾再被暴雨沖刷而進入河川的機率不多,但梁蔭民說,他仍然曾目擊垃圾被沖入河川。

梁蔭民也提醒,淡水河流域有600萬人口,即便只有千分之一的民眾亂丟垃圾,影響還是不容忽視。

此外,在全球河川塑膠垃圾估算模型中,地形跟降雨也都會影響河川塑膠垃圾流入海洋的數量。

這些都僅止於推測,未經進一步研究,目前並無法指出淡水河邊的塑膠究竟多少比例是新垃圾,多少是舊垃圾,又有多少是從海洋沖上岸。

海洋塑膠優先處理  2018開始佈署北太平洋

經四年研發測試與改裝,史萊特今年5月發表最新設計的海洋塑膠清除系統,並宣布進度提前,2018年將正式進入北太平洋垃圾帶進行塑膠清理。史萊特預估五年內將可清除50%的北太平洋垃圾帶的塑膠。

0628
海洋潔淨基金會計畫總監波塞曼(Arjan Boezeman)與計畫經理施佩克(Eline Spek)來台討論合作計畫。攝影:陳文姿

雖然有人提議海洋潔淨基金會從河川開始攔截塑膠,不過,波塞曼回應,現階段還全力投注在即將展開的海洋計畫,原因是能夠進到海洋去清理塑膠垃圾的人非常少。相對的,河川垃圾還可藉由廢棄物管理等手段加以攔截或減量,可參與的人也比較多。

波塞曼表示,海廢清除裝置將佈署在夏威夷跟加州之間,會依據狀況佈署多個點。所收集的塑膠垃圾預計送到美國本土回收。

海洋塑膠的處理比一般塑膠回收更麻煩,既沒有分類,長期浸泡海水中也使得外觀與特性發生變化,有些有海洋生物附著,波塞曼表示,海洋潔淨基金會研究人員已經對此進行研發。

The Ocean Cleanup Announces Pacific Cleanup to Start in 2018The Ocean Cleanup Announces Pacific Cleanup to Start in 2018
海洋潔淨基金會The Ocean Cleanup於5月發表最新海洋垃圾清除設計,並宣布2018年進入北太平洋。圖片來源:The Ocean Cleanup 官網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