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英國社群媒體《UNILAD》刊登了一則⋯⋯
永續大未來
您在這裡
我們努力地回收再利用,有時候,還是不免會買到過度包裝的商品,如果能在購買時,就有另一種選擇呢? 在老糧行長大的林建鴻姐弟,喜歡傳統糧行稱斤論兩的溫情,決定返鄉開一家友善環境的店,第一步就從少包裝開始,希望民眾可以用自家瓶子來採買,也期待透過秤重買賣,減少食材浪費。⋯⋯
世界各國的國民信託組織致力於為全民保存珍貴的歷史文化與自然環境;農田與農地既是食物的來源,也可以是生態保育的基地。本期環境信託專欄,為您介紹國民信託的友善環境農場實例。⋯⋯
德國漢堡一座綠藤攀爬的白色公寓FRISE,40多名藝術家租下公寓在此創作與生活,並打成藝術工作室與展示畫廊。屋頂上裝設的32塊太陽能板,裝置容量雖僅有8.32KW,卻是租屋族也能加入再生能源的指標。德國長期鼓勵再生能源,鄉間屋頂到處可見太陽能板,但用電多的都市反而不常見。原因就在德國房屋自有率很低,法規限制讓房東裝設意願更低。為了讓綠能之路通往廣大的租屋族,德國政府與民間正積極打破關卡,FRISE模式正是一個創造多贏獲利的一個嘗試。⋯⋯